知識
我國一線城市展覽分析
京城由于其特殊地位,一直是中國會展城市中的老大,展覽總面積居全國之首,展會規模、檔次全國領先。預計到2010年,北京展覽市場總規模將達近40億元。北京舉辦的展覽會以經濟技術類為主,在全國率先形成了中國會展產業的雛形。但由于現有展館超負荷運轉,設施嚴重老化,使得京城急需建大展館的 問題日顯突出。
據統計,北京每年的國際展已達250多個。在具備舉辦大型國際展覽資格的全國近250家展覽公司中,北京就占據了一半多。近幾年,北京會展業依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成為中國辦展辦會數量最多的城市。
據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副總裁陳若薇介紹,北京的會展業起步早,一些展會已進入國際名牌展覽會行列。如機床展、鑄造展、紡機展、印刷展、制冷展等均已獲得國際展覽聯盟(UFI)的認證。我國獲得UFI認證的6個展會,其中5個在北京,另一個在上海。
目前,北京會展業正處于把蛋糕做大的階段。北京貿促分會副會長儲祥銀認為,會展業的發展應以當地的市場為基礎,不同的市場結構會發展出不同特色的會展業。北京地區中央國家機關、大型國有企業總部、跨國公司在華總部云集,權威機構集中,市場資源集中,具有發展會展業的基礎。北京會展業應定位在大 型、高檔次、國際化的會議展覽上。
上海 初顯國際會展中心魅力
20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的會展業加速發展,全國性或國際性會展數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遞增,其中50個已有了相當的國際知名度。上海陸續興建 了國際展覽中心、世貿商城、農展中心、光大會展中心等新館,展覽面積都在二三萬平方米。目前,上海正與德國三大展覽公司聯合投資興建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在上海,會展市場的競爭已趨于國際化、白熱化。APEC余音在耳,工博會又閃亮登場,兩個車展鬧得沸沸揚揚……此起彼伏的國際性會議和展覽,使上海日益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并開始顯現出國際會展中心的魅力和風采。
上海會展業伴隨改革開放的腳步迅速崛起,已成為上海國民經濟的助推器和新亮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上海的專業會展公司寥寥無幾,每年舉辦的大 型會展不過十來個。九十年代以來,全國性、國際性會展數量逐年大幅攀升,專業的會展公司、搭建公司、運輸公司已逾百家,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會展業已成為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方興未艾的上海會展業,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技術合作、信息溝通、貿易往來、人員互訪和文化交流,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廣州 廣交會帶來百展爭雄
開放程度高是廣州會展業最大的特點。依托廣交會的影響力,廣州周邊地區出現了百展爭雄的格局。廣州是華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國內會展業發展最早、會展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展覽的數量、展覽面積、展會規模和影響,都位居全國前列。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地區每年舉辦各種展覽會上百個,其中國際性展覽占1/3強。既有“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也有后起之秀的廣州博覽會、美容美發博覽會。
如今,廣交會已走過45個春秋,舉辦了90屆,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廣交會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覽館,占地9萬平方米,展覽面積達16萬平方米,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展覽館。
依托廣交會的影響力,廣州周邊地區的展會也蓬勃發展,區域性展會成為廣州展覽會的主流。既有國家級的會展,也有國外的來華專業展,還有民營展覽機構所辦的各類專業展。會展業的發展也提升了城市建設的水平,廣州市政府近年來投入巨資,在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市容美化、強化城市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好展會網 分析儀器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