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09中國生態旅游年網絡推廣拉開帷幕—樂游網報道
【好展會網 旅游產業專題】
<p>導讀:國家旅游局將2009年確定為中國生態旅游年,并將主題年口號確定為走進綠色旅游、感受生態文明。2月26日上午,國家旅游局祝善忠副局長在國家旅游局會議室接受訪談,代表國家旅游局,向全國的網民、全國的旅游愛好者、全國旅游工作者,傳遞2009年中國生態旅游年網絡推廣活動正式拉開序幕的信息,并對國家旅游局在09年旅游工作上的總體部署進行解讀。活動得到了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中國旅游網和樂途旅游網的支持。<br />
<br /><br />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走過了讓人感慨、動容的2008,09年里你有沒有出行的計劃呢?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旅游都已經從一種特殊的娛樂體驗,變成了很多人休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拿朋友見面打招呼來說吧,現在的問候不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你吃了嗎,而是變成了最近又去什么地方玩兒了,這小小的改變見證著中國人生活的變遷。同樣,有很多網友也癡迷于人在旅途的感覺,一張照片、一份攻略都體現出了網友對于旅游的巨大熱情。今年,愛好旅游的網友更是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年份,國家旅游局將2009年確定為中國生態旅游年。那么這生態旅游和以往的旅游方式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旅游和生態的關系是怎樣的?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國家旅游局的祝善忠副局長和廣大網友一起聊聊生態旅游和09年中國旅游工作的相關情況。祝局長,歡迎您!</p>
<p> 祝善忠:謝謝!各位媒體朋友、廣大的網民朋友,全國的旅游愛好者,大家好!</p>
<p> 主持人:首先,感謝祝副局長能夠接受我們的訪談。今年是生態旅游年,我們的網友都比較好奇,為什么會定義為生態旅游年,而不是其他主題。那么請祝副局長先為廣大網友介紹一下這其中蘊含的意義,好嗎?</p>
<p> 祝善忠:近年來,我國生態旅游快速發展,業已成為一種增進環保、崇尚綠色、倡導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旅游產品類型,深受海內外游客喜愛。國家旅游局將2009年確定為中國生態旅游年,是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的總體部署,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工作。旨在進一步加大生態旅游產品推廣力度、廣泛宣傳環境友好型旅行旅游理念、大力倡導資源節約型旅游經營方式、切實滿足不斷升級的旅游消費新風尚,把我國旅游業建設成為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綠色產業。</p>
<p> 主持人:那么從旅游愛好者的角度,是否可以將生態旅游理解為是一種倡導綠色環保的、貼近自然的旅游方式?</p>
<p> 祝善忠:可以這么理解。綠色、環保、自然都是生態旅游最顯著的特點。我們認為,生態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游方式。</p>
<p> 主持人:我們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中期推出的紅色旅游的概念經過長期宣傳推廣和實踐已經深入人心,相關的線路和景區也得到相應發展。那么作為新興概念的生態旅游,它的發展前景是否也同樣樂觀,請問國家局如何看待它的意義,又有哪些規劃和預期?</p>
<p> 祝善忠:目前,全國紅色旅游正蓬勃發展,勢頭強勁,成效明顯。紅色旅游資源,不僅包含了歷史、文化資源,還包含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因此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br />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我們認為,生態旅游與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緊密結合,并將生態始終貫穿于旅游的全過程,是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具有良好、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將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營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認真抓好生態旅游示范工作,推進生態旅游精品建設;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生態旅游的科技水平;著力增強旅游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生態旅游發展環境。</p>
<p> 主持人:受到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旅游業的增幅明顯放緩,那么根據中央提出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部署,國家旅游局有哪些計劃和具體措施?</p>
<p> 祝善忠: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決策,國家旅游局較早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目前,全行業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采取了積極應對的一系列措施:一是從抓熱點領域、重點地區、關鍵方面入手,推動實施鄉村旅游倍增計劃、國民休閑旅游計劃、旅游促進就業行動計劃等,千方百計撬動旅游市場。二是積極適應旅游需求變化,大力發展國內旅游,進一步培育假日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等消費熱點。三是深入研究和運用國家擴大內需的新政策,推動試行獎勵旅游、旅游消費信貸、旅游消費券、旅游企業促銷讓利,切實增加有效供給。四是立足于減輕旅游企業負擔,幫助企業用好國家鼓勵節能減排、技改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核退全國旅行社18億元質量保證金,提振旅游企業信心,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五是根據入境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既立足長遠、統籌兼顧,更突出重點、有所側重,加強對俄羅斯、日、韓、東南亞周邊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宣傳促銷,努力穩定入境旅游的基礎份額。六是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加強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為旅游者提供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p>
<p> 主持人:請問在目前的形式下,國家旅游局在穩定境外市場方面有哪些計劃和具體舉措?</p>
<p> 祝善忠:2008年,因金融危機和各種突發性事件的影響,我國旅游業受到嚴峻考驗,入境旅游出現小幅下降。但我國旅游業長期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br />
一是強化國家旅游形象品牌建設,力爭危機過后使中國成為遠程客源首選目的地。二是組織全行業、面向海內外,做好2009中國生態旅游年主題活動。三是以世博旅游為主題和工作重心,在海外大力宣傳世博旅游,推介后奧運中國。四是辦好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促進中國旅游業與各國旅游業界的深入交流和友好合作,打造專業的國際旅游交易平臺。五是加大赴海外參展促銷力度,主推專項線路與區域聯合產品,聯合各地旅游部門與旅游企業,進行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推廣。六是加大海外旅行商、媒體請進來力度,利用其龐大的網絡優勢和市場優勢進行宣傳。</p>
<p> 主持人:我們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的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您剛剛也提到以世博旅游為主題和工作重心,在海外大力宣傳世博旅游,推介后奧運中國。那么國家旅游局在借助即將到來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來促進中國旅游這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呢?</p>
<p> 祝善忠:有經濟奧運會之稱的世界博覽會,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的又一大盛事。世博旅游,是上海乃至全國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臺階和契機。目前,我們的工作重心正轉入到世博旅游推廣上來。我們將逐步完善世博旅游推廣工作領導小組運作機制,充分發揮世博旅游推廣工作站作用,聯手各部門做好推廣工作,大力推廣世博旅游宣傳口號及形象標識,開展世博主題海外參展促銷,協助做好世博票務代理工作。同時不斷開發世博旅游新產品,舉辦世博旅游論壇和研討會,組織國內區域聯合宣傳。</p>
<p> 主持人:08年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后,黃金周變小長假,旅游消費的市場格局隨之進行了新一輪的洗牌和調整,有人說旅游行業收入因此受到了重大震蕩,也有人說不過是重新調整了收入格局,局長如何看待這些聲音?</p>
<p> 祝善忠:國家調整法定節假日和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對我國旅游業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一是長假和長周末形成的大小旅游高峰次數增多;二是節日期間中短途旅游者增多;三是寒暑假季節游客進一步增多;四是民俗文化旅游活動增多。這一變化,有利于老百姓自主選擇旅游時間和方式;有利于緩解結構性的供需矛盾和對環境的影響;有利于全國不同地區旅游市場的協調發展。<br /><br /> 我們將順應國民旅游休閑需求快速發展的趨勢,積極推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此外,各地還有一些探索性、試驗性的做法,比如廣東省已經試行《國民休閑旅游計劃》,這些舉措有利于大力發展國民旅游、大眾旅游消費,有利于進一步繁榮假日經濟,擴大服務和旅游最終消費,有利于充分發揮旅游業對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用。對此,我們是十分支持的。</p>
<p> 主持人:祝副局長,我們注意到這次中國生態旅游宣傳推廣工作,很大一部分選擇在互聯網作為載體,互聯網這一新興媒體正在潛移默化地引導著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方式,國家局如何看待互聯網上龐大的潛在游客群體與旅游消費市場的關系,對更好的同互聯網宣傳結合有何計劃和構想?</p>
<p> 祝善忠:網絡媒體是一個兼有時效性、海量性和互動性的新興媒體,具有受眾范圍廣、傳播形勢多樣、傳播速度快等優勢,也具備提供專業、全面資訊的能力。互聯網上龐大的潛在游客群體,是旅游業不可忽視的客源之一。通過互聯網上的宣傳和推廣,將廣大游客發動起來,參與到各種形式的旅游活動中,對拉動國內旅游消費、促進國內旅游發展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我們的市場宣傳推廣工作中,我們將更多地通過網絡擴大旅游宣傳,將網絡宣傳與各項宣傳促銷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p>
<p> 主持人:感謝祝善忠副局長的精彩回答,相信廣大網友也從您的介紹中了解到有關生態旅游的一些深層次的信息。的確,生態旅游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強調以一顆平常心去尊重和感受自然,強調用耳朵、用眼睛去充分體驗和審美自然,也許在這一刻才能夠真正發現大自然最獨特的美。<br /><br /> 再次感謝祝局長能夠接受我們的訪問,感謝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對生態旅游的支持,也感謝關注生態旅游年活動的各位網友。從今天開始,生態旅游年網絡推廣活動將正式啟動,我們真誠地期待有更多的朋友參與到我們的生態旅游活動中來,增進環保、崇尚綠色、共同倡導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好,朋友們,再見!</p>
(好展會網 旅游產業專題 )
(好展會網 旅游產業專題 )
免責申明:1.部分圖文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不對信息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證。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及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刪除,聯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