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從北京車展看展覽業的欠缺
【好展會網 車展專題】
參展商們幾乎不在北京車展上第一次展示他們的概念車或新車型;摩肩接踵的人群讓你根本無法看清靚車的真面目;參觀者“油頭粉面進去,蓬頭垢面出來”——北京車展其實還難與五大國際車展相提并論。是什么造成了這些欠缺?
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就要閉幕了,凡“有幸”參觀過本屆車展的人們,大概都會有“乘興而來,敗興而去”的感受。為什么?不是因為炎熱的天氣,也不是因為看不到新車,而是因為讓人無法忍受的“臟亂差”的環境。
展館外面可以看到,過街天橋上被人丟棄的名片鋪了一地,停車場里收費員張嘴就是10元,倒賣門票的“黃牛”四處拉扯生意,交通管制令你明明看到展館近在咫尺就是無法靠近;展館里面,空氣夾雜著許多說不出來的味道令人窒息,展臺上震耳欲聾的噪音讓人頭痛難忍,摩肩接踵的人群讓你根本無法看清靚車的真面目……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北京車展的環境如此惡劣還能繼續辦下來?回答只有一個:缺乏競爭。
與國際一流車展相比欠缺明顯
本屆北京國際車展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廠商參展,實際面積7.5萬平方米。如此紅火的形勢,難怪主辦方得意萬分:“如果說前六屆北京車展只是名義上的‘國際’品牌,那么,從本屆開始,其影響力完全可以同東京車展、底特律車展、紐約車展這樣的世界級車展相提并論……北京國際汽車展已躋身世界車展前10位,確切地說可以排在第7位……根據今年的情況,把下屆北京國際車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升到第6位將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凡是對汽車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德國法蘭克福車展、美國底特律車展、瑞士日內瓦車展、法國巴黎車展和日本東京車展被譽為當今五大國際車展。它們之所以成為國際一流車展,一是參展商的規模和級別一流;二是展品檔次和首次亮相的新車、概念車一流;三是場館面積和配套設施一流;四是主辦方服務質量一流;五是國內外記者范圍、觀眾數量和專業水平一流。人們都說巴黎時裝展是世界一流的時裝展,所以一流是因為它代表了世界時裝業發展的潮流;五大國際車展之所以世界知名,也是因為它們代表了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潮流。
幾乎所有的國際汽車公司都把五大車展作為展示自身實力和形象的重要舞臺,許多新車、概念車大都選擇在這五大車展上亮相;由于五大車展能預示世界汽車發展的潮流,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和新聞記者爭相報道。在硬件(展館條件)和軟件(服務質量)上,五大車展都具備了相當高的水平。從展館面積看,法蘭克福車展凈面積22萬平方米,日內瓦、東京和巴黎車展10萬平方米,底特律8萬平方米;從展館外部環境看,交通便利,有足夠的停車場;從展館內部條件看,設施先進,溫度適宜,展臺布置新穎別致富有創意;在服務上則盡可能為參展商休息和媒體報道提供便利條件。
兩相比較,北京車展就欠缺得多。雖然從參展商數量、規模和級別看,北京車展都不輸給五大車展,參展商的展臺裝修、宣傳投入和展費預算也正與五大車展靠攏。但遺憾的是,參展商們幾乎不在北京車展上第一次展示他們的概念車或新車型,很多新車和概念車都是先在國外車展上亮相后再拉到中國來。從這一角度來說,北京車展算不上國際車展,也談不上亞洲一流,只能算中國一流。
從展館設施和服務軟件看,北京車展也有差距。國展中心設施老化、交通不便、面積不大,更糟糕的是,選在天氣炎熱的6月舉辦,再加上館內冷氣不足,讓所有的人都難以忍受,難怪一些參觀者評價北京車展是“油頭粉面進去,蓬頭垢面出來”。
在服務質量上,不少參展商對北京車展價位高、服務少的現狀也連連搖頭,甚至說,“我們與主辦方的關系還不錯,不愿再給他們羅織罪名了。”據參展商反映,即使在物價昂貴的東京,每平方米展臺也只花200美元(東京車展參觀人數為170萬人次);而在北京,每平方米展臺就得花325美元(北京車展參觀人數僅40萬人次)。據展覽業內一些人士介紹,北京車展的收費標準比國際上要高出50%至100%,去年上海車展(指11月漢諾威主辦的那次)每平方米收費比北京大約低35%。至于服務,參展商們表示“幾乎感受不到”,“除了按每平方米1.5張門票的比例給了我們一些門票外,就什么也沒有了。”
此外,參加五大國際車展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布置展臺,而且可以24小時連續工作,而北京車展只給一個星期的施工時間,并且只許白天工作,晚上8點后加班每小時加收400美元。
既然北京車展與國際五大車展有這么大的差距,為什么外國公司還要趨之若鶩地參加?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潛力吸引了他們。一位外商毫不隱諱地說:“即使北京車展搭個棚子讓人參展,我們也會來。我們看中的不是車展本身,而是中國市場。”
展會批文制扼殺了競爭
就在北京車展如火如荼開展的第二天,計劃7月在長春舉辦的車展也不失時機地在國展中心旁邊的飯店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在組委會提供的材料中有一份“紅頭”文件,上面說:“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長期批準舉辦的國內知名車展,展會由中國貿促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長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之所以用這么長的一段話作為文件的開頭,無非想告訴人們,這個展會是經過批準的。
這就是中國目前實行的展會“批文制”。
根據政府現行有關規定,任何公司在中國辦展覽都必須經各地經貿委、科技部、外經貿部、貿促會等部門批準,車展也不例外。批文制筑起的堅固圍墻,把中國的展覽業與國際隔絕,使中國的車展業猶如中國的汽車工業一樣,在沒有競爭的悠閑環境中起步和發展,有權辦展的單位依靠壟斷過著優裕舒適的日子。因為沒有了競爭,中國的車展便也沒有了改進的動力,管理和服務長期在低水平徘徊,參展費用則能高則高,形成暴利;因為沒有了競爭,中國的車展雖然守著潛力巨大的市場,但就是形不成真正的國際品牌,辦不了幾個高品質高水準的國際車展。因此,要提高中國展覽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就必須建立起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
實際上,汽車廠商并不關心主辦單位的屬性、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他關心的是主辦方能不能提供一個讓其充分展示自己實力的公平競爭的舞臺。但批文制往往阻礙了公平競爭,一些專業能力很強的展覽商難以獲得辦展批文,只好尋找那些可以拿到批文的公司進行“合作”,所謂的“合作”實際上就是花錢買批文,一旦對方“反水”(又將批文轉賣給另一家),倒霉的只能是那些拿不到批文的外國公司,即使形成糾紛,外國公司也未必愿意打官司,因為那些能夠拿到批文的公司往往與政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否則它又怎么能“拿”到批文。如此一來,辦展批文就像汽車進口許可證一樣可以倒賣,成了一些官商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有償資源。去年上海就發生兩個車展撞車、國際汽車巨頭聯合抵制、兩家展覽公司大打官司等一系列事件。
缺乏國際競爭中國的展覽業不可能達到世界級水平
北京車展期間,正好碰到漢諾威國際展覽公司總經理雷那茲也來參觀,于是便有了一場關于競爭的談話。
雷那茲說,漢諾威進入中國已經20年了,那時還并未看清中國在全球展覽業中的重要地位,只是在華找一些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即使是中國展覽業處于低潮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仍然在堅持做業務,到90年代末期,因為堅信中國是個大市場,展覽業一定也會有大發展而開始投資建設場館。但沒有想到的是,“批文制”將他們攔在了中國展覽業的門外。
雷那茲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遺憾的是,中國的展覽業既沒有與中國整體經濟同步開放,也沒有與中國整體經濟同步發展,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批文制度。這種批文制度不僅嚇走了許多外國展覽公司,也限制了中國展覽業的競爭和健康發展。它不考慮參展商對展會性價比的要求,使參展商無法選擇,結果是保護了那些收費高而服務差的公司,而把其他有競爭力的專業公司排除在外。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想象中國的展覽業會能達到世界級水平。
雷那茲說,德國的經驗告訴我們,靠政府限制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競爭中才能發展。在德國,展覽業的競爭完全是自由化的,那里有很多展覽公司,甚至還有不少私人公司,漢諾威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通過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實際上,漢諾威最大的擁有者是州政府和市政府,因為他們各占有48%的股權,但他們從沒有對漢諾威進行過保護,也從來沒有在經濟上給予過援助,政府關心的只是漢諾威能不能在當地辦出最好的展覽,能不能給當地帶來效益和名聲。
雷那茲還介紹說,原來在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確有過批文制,但現在都廢除了,現在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批文制了。對所謂的“資質”也沒有要求,完全是自由競爭的,理由很簡單——今天成功的企業當年也沒什么資質。辦展覽是有風險的,失敗了,自己承擔責任,用不著政府負責。
至于取消批文制會不會使外國展覽公司壟斷中國展覽業,雷那茲不假思索地說:“那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市場那么大,誰也沒有那么大的胃口。在展覽業發達的德國、美國、法國、瑞士等國家,當地很多著名的展會都是由外國人主辦的,很多當地的展覽公司也被外國公司收購,但沒有哪個展會因此而改變它具有本地色彩的名稱。
雷那茲認為,中國正在走向國際化,經濟地位提高了,展覽業的地位也應該提高,捷徑只有一條,向外國強手學習,與外國強手聯手。外國展覽公司進入中國,首先會給中國的本地企業帶來發展機會,過去一些外國參展商一聽是中國展會往往就會放棄,現在一聽是某某國際展覽公司就會積極參加,本地企業完全可以借助外國公司的這種名氣,達到雙贏的結果;其次,由于經濟的原因,很多外國公司往往會控制參展預算,更加小心地選擇展會,如果他們看到中國經濟和展覽業的整體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把預算撥給中國市場;第三,只有外國公司加入競爭,才會把參展的費用降下來,讓參展商和參觀者得到更多的實惠。
既然在華辦展有這么多困難,為什么還要進來,還要投資建館?雷那茲欲言又止地說,當初投資建設場館是因為得到了有關方面可以辦展的許諾,但后來發現,得到的信息與現實完全不符。例如引進了一些新的展會項目后,有關部門發現這些項目可以贏利時就出來干涉要收回,而把當初的許諾說成是容許辦展,但前提是要有批文。
雷那茲說,在入世條款中,中國政府的確對一些行業實行了保護政策,但并未提出對展覽業也進行保護,因此,現在的批文制顯然與WTO原則不符。
有消息說,到目前為止,上海市每年批準3到5個汽車展覽會項目,但從2003年開始,將只批準1個。漢諾威可能因拿不到批文而退出中國展覽業。對此,雷那茲非常遺憾地說,漢諾威展覽會(中國)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本土化的外資公司,至今還沒有直接獲得批文的資格,只能與另一類可以拿到批文的本土公司合作。原先好在有5家公司能拿到批文,他們之間還有競爭,我們還可以選擇,但今后,我們別無選擇了,要么接受批文擁有者開出的難以容忍的高價,要么只好放棄在中國舉辦車展的打算。
(好展會網 車展專題 )
(好展會網 車展專題 )
免責申明:1.部分圖文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不對信息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證。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及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刪除,聯系方式qq:2119739037。